感谢你给予我的陪伴
■冯欣
“上世纪80年代,能有机会受到小平同志的接见,这都要归功于我几十年的老朋友——国家图书馆”,已愈古稀之年的耿文学先生在谈及自己与国图60多年的故事之前,动情地把这份激动拿出来与笔者分享。从七八年前写硕士论文开始,到如今在“文献检索”这门课上向学生极力推荐国图的种种优势和便捷,青年教师张磊在回忆与国图有关的往事时,清晰地勾勒出自己知识不断积淀、理想一步步抵达的心路历程。正在读大三的王景平年岁虽然不到国图的1/5,但从初一开始就与国图有了最亲密的接触……跨越百年的国家图书馆,承载着几代人对精神家园的守望和对知识的渴求。在这方书的天地里,浸润着无数学人追寻梦想的深刻信念,陪伴着一批批的读者享受最幸福的读书时光。
“多亏国图,我握住了小平同志的手”
74岁高龄的耿文学先生退休前是北京交通大学电气系教授,也是国家图书馆文津读者奖获得者,今年他还被国图聘为读者评议员。回想起与国图有关的故事,耿教授一下子把时间拉到了61年前:“那时我们全家迁到北京,我考到位于南长街南口的北京六中初中部,离当时的国立北平图书馆很近。我当时个子比较小,守门人总是很善良地摸摸我的头,偷偷地把我放进去复习功课。1953年我考上高中,经常到北图查数学方面的资料。我对数学的兴趣和后来的专业理想,差不多都是在那个时候培养起来的。”
耿教授扳着手指一笔一笔地念着北图的“功劳簿”:在清华大学电机系(现在的自动化系)读书时,期末考试的备考在北图;毕业设计的外文资料查询依旧靠北图;1959年大学毕业后,从北图查到一个小型超声波发生器的电路,据此他和伙伴们做出了真正的小型超声波发生器;1963年从北图查到相关资料,灵感来袭的他马上把资料转化为成果,研发出一个节电小装置,这个小装置在1988年的国际尤里卡展览会上得了奖……这样的事例一个个活灵活现地从耿教授的讲述中涌现出来,在时代的变迁中亮出抹不去的光辉。
最让耿教授津津乐道的,莫过于在北图广博的资料指引下,他受到了邓小平同志的接见,并握住了小平同志的手:“1978年,全国科学大会后,科学的春天真是来了。当时北图看书的读者踊跃极了,一大早就过来排队,进门处排长队那是常有的事。”1979年,耿文学负责编写《激光技术》这一套书时,几乎天天守在北图查资料。这套书得到了当时机械部的科研二等奖,也因为这件事,在1980年的国际激光会议上,邓小平同志亲切地接见了耿文学等人。
从“借别人的卡读自己的书”到用上“掌上国图”
“前前后后跟国图打了七八年的交道,感触最深的是国图的互动功能越来越完善了,比如说‘掌上国图’这项业务,它以手机为媒介,我可以随时随地使用数字图书馆,图书借阅到期时还能收到短信提醒,国图的系列活动我也能在第一时间查收到。”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张磊老师边说边拿出手机,给笔者展示他接收到的国图百年系列活动的有关短信。
张磊与国图的初次相会要追溯到2002年。那时他在北京师范大学读硕士,毕业论文要涉及大量的外文资料,学校的外文借阅处无法满足他的论文需求,他经常骑车到国图,一进去就是一整天。“刚开始时是拿着同学的证件,我老说那是‘借别人的卡读自己的书’,一进到国图的外文资料室就上了瘾,说什么也要办一张自己的卡。”2002年秋,张磊终于有了自己的读者卡,拿到卡之后,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外文资料室,复印了五六百页的英文资料。“可以说,如果没有国图的资料,我的硕士论文,乃至后来的博士论文写作都要面临很大的困难。”如今张磊已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情报学系任教。登上大学讲台之后,张磊在课堂上也不忘为学生们传授国图的种种便捷。“我为大二、大三的学生开设‘文献检索’这门课,第一节课我就对学生说,如果你们没有进到国图里面去亲身感受,去触摸一下国图浩如烟海的藏书,期末时无论你卷面成绩得多少分,这门课也等于没有及格。”
张磊对笔者说,这几年国图的功能设施越来越好,网络服务进步很多,数字化国图的概念越来越让读者不断感受到惊喜。不仅如此,他有次带着学生走进新馆四层,指着外面的世界问学生:“从这里望下去,你们感受到了什么?”几个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:“国家!一种强烈的国家意识!”
“若不是初一时的社会实践”
北京工商大学工科实验班的王景平还没有度过她20岁的生日,但是她与国图的故事说出来一点也不短。当她说第一次走进国图距今已8年有余时,笔者丝毫掩饰不住惊诧的目光。“8年前你还不到12岁,怎么进的国图呢?”王景平听完这个问题爽朗地笑了,她说,若不是初一时的那次社会实践,她可能要等上很多年才能拉上国图的手。
“当时我们学校组织为期10天的社会实践,我和国图的工作人员取得了联系,组织同学们利用周末到国图义务进行实践,协助工作人员把读者随意摆放以及放错位置的书放回原位。国图的工作人员对我们的实践很欢迎,还为我们讲解了图书上架的有关知识。当时我们个子都很小,单是下层的书都要码放很久。那时我们就养成一个习惯,看完书之后一定要放回原位,不然会给工作人员带来极大的不便。”她兴奋地告诉笔者,当她第一次走进国图时,暗暗对自己说,一定要做个有学问的人!那次社会实践她坚持了半年,半年中她一直期待能早日拥有一张属于自己的读者卡。
高考结束后的第二天,王景平就赶到国图去办了读者卡,她至今还记得从国图借的第一本书。“我那时天天都去国图报到,如果有一天不去,就像是逃课一样,有种负罪感。”她在国图充实地过完了高考后那个难忘的夏天,带着沉甸甸的收获,顺利地踏进了大学校门。
- 最新内容
- 相关内容
- 网友推荐
- 图文推荐
[高考]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《软件工程》大作业答案 (2022-04-25) |
[家长教育]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? (2019-07-14) |
[教师分享]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(2018-11-07) |
[教师分享] 伸缩门 (2018-11-07) |
[教师分享] 回家乡 (2018-11-07) |
[教师分享] 是风味也是人间 (2018-11-07) |
[教师分享] 一句格言的启示 (2018-11-07) |
[教师分享] 无规矩不成方圆 (2018-11-07) |
[教师分享]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(二) (2018-11-07) |
[教师分享] 贪玩的小狗 (2018-11-07) |